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自嘲文体的编码表达——以“小丑”为例
  • ISSN:3029-2735(Online)3029-2719(Print)
  • DOI:10.69979/3029-2735.25.05.093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自嘲文体的编码表达——以“小丑”为例
全富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摘要:自嘲文体盛行于网络流行语间,通过考察“小丑”及其衍生网络流行语,总结其编码方式主要为与古诗词、其他热门流行语或生活事例的结合,解读深层“小丑”语境背后青年自嘲文化的社会心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小丑”;自嘲文化

参考文献

[1]崔立网络“自嘲文体”中的社会心理解析[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

[2]党晨阳.“众声喧哗”的狂欢:论网络媒介环境中的碎片化写作[J].中国创意写作研究,2023(01).

[3]甘露颖.自嘲与狂欢:社交媒体中的“小丑语境”解读[J].新媒体研究,2021,7(10).

[4]胡嘉宜.“丑”字形义探源[J].汉字文化,2022(19).

[5]李晓梅,陈敏君.网络自嘲:青年群体自我污名化下的情绪传播[J].巢湖学院学报,2024,26(01).

[6]骆晨.自嘲行为研究文献综述——基于2003—2023年研究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08):26-30.

[7]孙鹏飞.网络流行用语的古诗词改编现象探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13(03).

[8]吴楚怡.共情与互动:社交媒体中用户的自嘲现象研究——以“鼠鼠文学”为例[J].新闻前哨,2024(02).

[9]许佳欣.狂欢理论视角下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2.

[10]朱明月.狂欢理论视域网络梗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