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建设路径探究——以黄埔区 S 小学为例
  • ISSN:3029-2735(Online)3029-2719(Print)
  • DOI:10.69979/3029-2735.25.3.093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建设路径探究——以黄埔区 S 小学为例 

赵秀秀 

三峡大学,湖北省宜昌市,443002; 

摘要:随着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学校成为开展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三点半”难题基本得以解决。“高质量” 的课后服务成为人们新的教育需求。在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过程中,进行特色化建设是其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 黄埔区 S 小学在进行课后服务过程中,立足于区域特色和学校实际情况,深挖学校育人特色,形成了以公益普惠、 以生为本、活动中心、守正创新的课后服务方案设计理念。在政府统筹引导下,融合学校特色,多方协同参与, 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促进了课后服务系统化、特色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课后服务;特色化课后服务;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冯永刚,师欢欢.优质学校特色化建设的偏失及匡正[J].社会科学战线,2021(11):228-235.

[2]曾荣光.二十一世纪教育蓝图,香港特区教育改革 议论[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32. 

[3]都晓.“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研究述论[J].新 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4):50- 61.

[4]赵鹏程,陈倩,余金莲.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探析[J].教学与管理, 2023,(06):54-58.

[5]刘坤,陈通.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构成与框架建构 [J].教育科学, 2020,36(04):63-69. 

[6]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全 力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