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探析
  • ISSN:3029-2735(Online)3029-2719(Print)
  • DOI:10.69979/3029-2735.25.4.074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探析
康健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晋中市,030619;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的实践路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其主体性不仅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关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如何巩固和发展中华文化主体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其价值意蕴,包括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传承的保障以及文化创新的推动。其次,本文结合当前文化发展现状,提出了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实践路径:一是强化文化教育,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四是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多样性中的主体性发展。通过这些路径,旨在为中华文化的持续繁荣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华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号.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4,26(06):34-42+50.

[2]张润峰.建构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三重价值意蕴[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4,10(05):22-34.

[3]张涵,代艳丽.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4(06):18-23.

[4]张姝瑜,王晓丹,石喆,李超.新时代大学英语中的文化主体性价值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26):137-140.

[5]杨玉靖.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三重论域[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4,22(04):50-55.

[6]苗青.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与路径探索[J].江南论坛,2024,(06):54-59.

[7]牛志远,梁玉春.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本质特征、价值意蕴和实践要求[J].湖南社会科学,2024,(03):138-145.

[8]张军成,李唐.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文化主体性的内涵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2):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