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政法学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图木舒克市,843900;
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00;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而高校心理育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本研究以“知情意行”为基本理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域,在坚持政治引领、精神滋养、涵养品格和服务地方的实践取向基础上,凝练出高校心理育人经验:(1)坚持党的领导,明确育人方向;(2)完善体系建设,丰富育人资源;(3)突出院校特色,满足发展需要;(4)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共同繁荣。通过院校经验研究为其他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育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院校经验
参考文献
[1]阮朝奇.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系统进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01):51-58.
[2]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求知,2024(02):4-6.
[3]青觉,王敏.认知、情感与人格: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治心理建构[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6):26-36.
[4]许锋华,闫领楠.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机制建构[J/OL].民族教育研究,2024(01):1-11[2024-03-24].
[5]王安平,《铸魂励教 陶冶化育--西华师范大学德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5-1.
[6]潘红祥,雷家昂.《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时代方位、精神内核和实践进路[J/OL].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