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论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特质及培育意义与实现
  • ISSN:3029-2735(Online)3029-2719(Print)
  • DOI:10.69979/3029-2735.25.4.043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论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特质及培育意义与实现
周晗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精神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与人格品质,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精神,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利他意识、责任意识、文明意识以及社会文明风尚意识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实现路径有:营造良好的公益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合适公益机会;高校应发挥校园文化和朋辈影响的作用,育人于潜移默化之中;大学生加强个体自觉担当,把公益理念转化到公益实践中去,同时拒绝公益实践的形式化与虚假化。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特质;培育意义;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60.

[3]卓高生.公益精神概念辨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0(01):87

[4]吴来安.“公益”源起考[J].文艺研究,2018(10):58-64.

[5]姜新东.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失与引导探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