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100;
摘要:本研究聚焦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数字素养,深入剖析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的多维影响因素。个人层面涵盖技术基础、教学经验、性格兴趣与职业规划等;学校层面涉及激励机制、学科竞争、校企合作及学生反馈;社会层面包括教育政策、行业重塑、社交交流与地区资源。在明晰各因素内在逻辑与作用机制基础上,基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数字化专业发展五个维度细化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数字素养的评价指标,精准优化教师数字素养成长路径,以期为提升播音教育质量及培养适应数字时代传媒人才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数字素养;影响因素;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星,金志杰,范国睿.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研究:全球经验与实践启示[J/OL].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02):75-85.
[2]朱雨思,刘文森,童宏保.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25,(02):35-40.
[3]段丽静,罗玉琪,罗泽龙.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路径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24):220-222.
[4]赵云建.指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课堂技术应用观测框架、现状诊断及改善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4,(11):102-109.
[5]魏非,单俊豪,郑珊珊,等.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跃升的团队化路径:走向人机结队[J].教育发展研究,2024,44(18):19-26.
[6]梅兵.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现实问题与体系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24,(12):50-54.
[7]谢梦菲,王思源.数字化赋能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改革研究——基于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4,(04):90-98.
【课题名称】:2023年湖南信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数字素养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立项编号:XXYJGY2314
作者简介:吕新丽(1989-),女,汉,湖南长沙,湖南信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