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政治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创新路径研究
闫全
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摘要:为改善高校思政课堂互动性、实践性、启发性缺乏等现存问题,本文以古典政治美学知行论、有无论、显 隐论等理论思想为媒介,对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取向、教学内容及授课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方向。
关键词:政治美学;高校思政课;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春秋)孔子著,杨伯峻、杨逢彬注译:《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论语译注》,上海:中华书局,2009年。
[2]傅亚庶:《三曹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516页。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海:中华书局,1963年。
[4](西汉)戴圣编撰,胡平生、张萌译:《礼记》,上海:中华书局,2017年。
[5](明)王阳明著,费勇译:《传习录》,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年。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7页。
[7](春秋)李耳著,陈鼓应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8](三国)王弼著:《老子道德经注》,楼宇烈译:《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上海:中华书局,2008年。
[9]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
[10](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清)董诰编纂:《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1]熊春锦编撰:《周易》,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年。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政治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SJSZ084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23SJSZ1085).
作者信息:闫全(1994-),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