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目的]调查民族地区中职生自我认同感与应对效能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3年10~12月,选取吉林省延吉市2所中职院校273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自我认同感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结果]中职生自我认同感得分为48.40±7.76(25~70)分,应对效能得分为46.66±10.07(17~68)分。自我认同感在不同生源地、家庭结构、父母亲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平均每月生活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自我认同感与应对效能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317~0.484, P<0.01)。[结论]民族地区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应对效能水平均较低,需家-校协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其应对效能,从而提高自我认同感。
关键词:中职生;自我认同感;应对效能;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EB/OL](2023-04-20)[2024-08-01].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5/content_6857361.htm.
[2]教育部.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4-10-24)[2024-11-17].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410/t20241024_1159002.html.
[3]程宏.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4):94-97.
[4]王玲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亲子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7):444-446.
[5]Ling M. “Bad students go to vocational schools!”: Education,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migrant youth in urban China[J]. The China Journal, 2015 (73): 108-131.
[6]赵若晨.初中生感知到的父母期望、未来目标与自我认同感的关系及教育对策[D].河南大学,2020.
[7]王雅静.青少年自我认同感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22.
[8]陈猛.互联网使用、自我认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D].首都师范大学,2005.
[9]Benight C C, Freyaldenhoven R W, Hughes J, et al. Coping 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following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1[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30(7): 1331-1344.
[10]王红瑞,王宇慧.留守儿童情绪智力和应对效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22,38(01):112-115.
[11]李瑾,徐燕,袁大伟,等.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效能的关系[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04):310-312.
[12]李义安,娄文婧.自我认同感量表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02):181-182.
[13]童辉杰.应对效能:问卷的编制及理论模型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5,(03):413-419.
[14]张媛芬.团体辅导对提升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的有效性研究[D].山西大学,2022.
[15]赖安夏.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以广西某中职学校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0(03):28-31+40.
[16]吾斌.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启蒙培育——基于2002—2022年成长样本的追踪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24,36(04):117-122.
[17]赵诗羽.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J].社会与公益,2020,11(12):14-17.
[18]李桃林,孟春燕,廖全明,等.高中生情绪智力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应对效能的中介作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8):116-121.
[19]孟四清,刘金明,佟德强.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2):78-83.
[20]黄宸.初中生教育期望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群体异质性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1]闫沙沙.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济南大学,2021.
[22]许晨曦.中职生的自我同一性、自尊、情绪智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3]刘晓,童莉洁.谁在影响着中职生的职业选择——基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关系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0):52-59.
[24]王瑞祥.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7,(16):62-63.
[25]李佳仪.青少年被欺凌与平衡时间洞察力的关系:自我认同的纵向中介作用[D].西南大学,2023.
[26]张琳若.高中生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7]李彪,李燕杏,张艾琳,等.同伴侵害对初中生社交退缩的影响:应对效能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27):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