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华学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3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这一宗旨,要求我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中华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是一国的精神核心。“东北民俗古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东北民俗古城艺术流传于民间,其自身具有极高水准的审美观念和实用价值。东北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部分地区,其中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接壤,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同时拥有众多不同风格的民俗古城。但国内目前对东北民俗古城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视程度薄弱,相关文献范围宽泛、散杂。在国家提出文化自信与非遗传承的时代背景下,为深入挖掘东北民俗风情文化、传承保护文化资源与构建提供创新发展策略,力求实现东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目标。我们的项目是围绕传承与发展东北民俗古城文化展开研究,研究相关民俗文化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关系及活态传承与发展模式,开发东北地域民俗文化,推动文旅新型产业经济持续发展。利用“互联网+”品牌文创产品的方式对创新东北文化立足于东北民俗古城的发展提出新的见解与思考。在国家提出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时代背景下,为深入挖掘各个民俗古城文化艺术精髓、传承保护文化资源与构建提供创新发展战略方针,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东北的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城非遗;“互联网+”;东北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明远.《东北民俗文化研究》.东北文化出版社,2018.
[2]李文华,王静怡."东北古城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文化遗产》,2020,5(3):78-85.
[3]陈学文.《中国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民族出版社,2019.
[4]刘志强,孙丽娟."数字化技术在古城文化传承中的应用".《文化遗产保护》,2021,7(2):112-120.
[5]赵明辉.《东北民俗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