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的载体与实践
周毓
中共武义县委党校,浙江金华,321200;
摘要: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乡村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对增强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起到了显 著作用。本文基于对浙江省武义县乡村博物馆的实地调研,探讨了乡村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方面的积极 作用。研究发现,乡村博物馆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是构建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的基石;通过在博物馆的参观与互 动,增强了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同时,青年群体在文化认知、情感共鸣和行为实践三个层面上展现了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乡村博物馆;文化认同;青年群体
参考文献
[1]张子康,刘希言.新世纪博物馆理论发展趋势[J].美术,2024,(05):11-21+10.
[2]林文.乡土教育视域下乡村博物馆的“位育”——基于黔东南施洞镇的田野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24,35(02):153-160.
[3]黄心馨,张颖岚.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村民参与:困境、原因与建议——兼论乡村博物馆贡献力的提升路径[J].中国博物馆,2023,(06):17-22.
[4]梁婷婷.“守望”与“重塑”:文化记忆视角下乡村民俗博物馆研究[D]. 吉林大学, 2023.
[5]张茜,张朝枝.乡村博物馆与代际身份认同:乡村集体记忆的保存、展示与传递[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03):114-121.
作者简介:周毓(1983.02—)女,汉族,永康市,中共武义县委党校,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