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乡村墙绘作为视觉文化的产物,是图像主导的叙事话语,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展示民族民俗文化、诠释乡村文化内涵的重要媒介载体。本文通过对广西德保县的乡村墙绘艺术进行文本分析,探讨其在墙绘设计中的主题选择与其所承载的文化功能,通过对文化记忆和集体记忆的视觉调动增强各民族对于群体的身份认同以及对于民族的文化认同,挖掘其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研究民族文化提供新的实证资料。
关键词:乡村墙绘;民族文化;文化认同;交往交流交融;广西德保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4-09-28(002).
[2]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03):9-13.
[3]王五龙.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墙的政治视觉修辞研究[D].吉首大学,2023.DOI:10.27750/d.cnki.gjsdx.2023.000477.
[4]范思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墙的视觉修辞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21.DOI:10.27284/d.cnki.gsxiu.2021.001611.
[5]刘晶.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9.DOI:10.27157/d.cnki.ghzku.2019.005012.
[6]罗兰.符号·记忆·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探析[J].深圳社会科学,2023,6(05):115-121.
[7]邢媛.文化认同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89.
[9]沈慧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墙绘艺术表现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20.DOI:10.26916/d.cnki.gahcc.2020.000026.
[10]贺彦凤,赵继伦.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1):202-204.
[11]谢杭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墙的视觉修辞实践[J].传播与版权,2023,(22):79-82.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23.22.010.
[12]吴娜.红色文化记忆与国家认同[J].新疆社会科学,2017(03):131-135.
[13]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J].世界民族,2012(03):8-16.
[14]金寿福.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外国语文,2017,33(0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