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转化型抢劫罪中承继的共同正犯问题研究
  • ISSN:3041-0673(Online)3041-0681(Print)
  • DOI:10.69979/3041-0673.25.04.080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转化型抢劫罪中承继的共同正犯问题研究
王丹

广西大学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承继性共同犯罪要求后行为人以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前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但犯罪尚未结束时,仍决意加入犯罪,单独或与先行者共同完成犯罪。我国刑法中不仅明确规定了普通抢劫罪,更拟定了转化型抢劫罪。在转化型抢劫罪中对是否构成承继的共同犯罪不仅要考虑到共同的犯罪故意,更要考虑到后行为与前行为之间的承继性。转化型抢劫要成立承继的共同正犯首先要厘清其是否是身份犯,进而进一步判断行为的性质以及行为人的责任问题。

关键词:转化型抢劫;共同犯罪;承继共犯

参考文献

[1]苟常平. 转化型抢劫罪初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

[2]徐留成著:《身份犯比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20 页。

[3]陈晨.承继共同正犯的责任范围[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04):109-116+174-175.

[4]任海涛.承继共同正犯研究——以复合行为犯为视角[J].刑事法评论,2008(01):444-460.

[5]刘宪权,张娅娅.承继共犯的刑事责任探讨[J].政治与法律,2010(02):19-25.

[6]武化吉,柏浪涛.转化型抢劫罪共犯及既未遂的认定[J].中国检察官,2007(01):56-58.

[7]马荣春,张红梅.论事后抢劫的三个关联问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3):97-104.

[8]钊作俊,王燕玲.承继共同正犯:意义、类别与学说对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02):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