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基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究——以香云纱染整工艺为例
  • ISSN:3041-0673(Online)3041-0681(Print)
  • DOI:10.69979/3041-0673.24.3.03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基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究——以香云纱染整工艺为例

杨婷婷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51051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民族发展和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能够爆发出强大的能力。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结合创新与科技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性保护和价值性升级,这样才能时刻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为了进一步分析基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和实践思路,本文会以香云纱染整工艺为例围绕该主题展开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文化产业保护工作提供支持作用。

关键词: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艺;香云纱

参考文献: 

[1]黄孝东,徐业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探 索与实践--以山西东湖醋园为例[J].西北民族研 究,2020(1):13. 

[2]况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程中的"异 化"行为分析[J].西部学刊,2020(22):3. 

[3]赵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武 强年画为例[J].文存阅刊,2023(24):0001-0003. 

[4]张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践案例与 潜 在 负 向 影 响 的 防 范 [J]. 深 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23,22(2):69-75. 

[5]赵雨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 以苗绣,苗族挑花为例[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