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省渭南市,714000;
摘要:音乐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维度,通过情感共振与意象生成的双重机制,构建起独特的审美认知体系。本篇文章从内涵解析、方法探究与实践路径三个层面展开系统性研究,内涵上,剖析以情感共振和意象生成为核心的本质特征,构建审美感知、鉴赏、表达、创新的目标体系,阐述其对人格塑造的积极影响。方法上,探究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教学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层面,分析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音乐教育场景下的具体举措,旨在全面揭示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路径,为音乐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内涵解析;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瑞瑞.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09):49-51.
[2]王欢.美育视域下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与实施——评《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审美研究》[J].高教探索,2024,(02):129.
[3]崔香.民歌在高校教育中的审美功能——评《探索音乐审美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24,44(04):85.
[4]田成成.初中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现状剖析及对策[J].中国民族博览,2022,(04):96-98.
[5]王屹航.高校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分析——评《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思考》[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9):2793.
[6]周原竹.音乐教育不只是审美教育[J].艺术评鉴,2021,(15):177-179.
[7]曹梅莹.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音乐教育探索[J].匠心,2023,(0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