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3;
摘要:本文聚焦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 No.1),该作品以 c 小调呈现独特风格。介绍作品概况,涵盖三个乐章,分析其整体调性布局与主题材料运用。深入剖析各乐章结构,从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尾声详细阐述。探讨作品调性布局、和声运用以及速度风格,同时分析变化奏鸣曲式的特点及应用。结构严谨,乐章间速度、情感变化丰富,主题材料贯穿始终,在音乐史上地位举足轻重,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层面提供了重要指引。
关键词: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奏鸣曲式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3]赵晓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乐思发展”[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02):3-15
[4]王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调性布局研究 [D].中央音乐学院,2018
[5]勋伯格。和声学[M].茅于润,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