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体育助力老年人精神赡养的依据判识、价值与路径优化
  • ISSN:3029-2735(Online)3029-2719(Print)
  • DOI:10.69979/3029-2735.25.3.071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体育助力老年人精神赡养的依据判识、价值与路径优化
曾维鹏 李顺明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依据,并通过体育锻炼对精神赡养进行价值考量,最后给出进路优化策略。价值考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可信赖环境,增强社会交往安全性;增进情感世界沟通,纾解情绪压力;提升自我效能水平,主观幸福感增强;尊重需求满足,自我价值追求。径路优化:厘清主体协同关系,构建体育治理体系;深化体医融合实践,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传统健康观念,增强主动健康意识;赋能家庭支持网络,夯实社会参与基础。

关键词:体育锻炼社会交往精神赡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2]杨伟松,关朝阳,吴珂.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主观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08):1121-1127.

[3]徐潞杰,张镇.老年人的消极交往与心理健康[J].心理科学进展,2021,29(08):1472-1483.

[4]姚俊,张文静,王浩,侯艳杰.代际支持对流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1):40-46.

[5]毛一敬.重建社会交往: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组织化实践路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5):73-80.

[6]邢金明,王松,刘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学理逻辑、理论特征与价值挖掘论纲[J]. 体育与科学,2021,42(04):8-14.

[7]刘路,仇军.体育助力健康关口前移:逻辑考量、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体育学刊,2023,30(02):35-40.

[8]徐诗枧,闫静.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基于“主动健康”视域[J].体育文化导刊,2023,(02):1-6.

[9]蔡淑琴.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D].大理大学,2018.

[10]王富百慧.家庭代际关系对城市老年人锻炼行为决策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5):58-66.

[11]王富百慧,王梅,张彦峰等.中国家庭体育锻炼行为特点及代际互动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1):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