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辩证法、人民观、实践观以及价值理想等方面存在共通之处。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通过超越界限的研究,仍可找到二者的共同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皆强调物质世界的本原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民群众,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契合。儒家的“以民为本” 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颇为相似。中国共产党将两者有机结合,确立了维护人民利益的目标,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儒家 “实事求是” 的思想具有相似性,二者皆致力于追求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 “大同社会” 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均对美好社会生活充满向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的研究,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视角。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
[3]刘新华.习近平党建思想指导下的深虹基尿党建创新[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6(7).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3-194.
[5]沧南,彭臻.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12):14-15.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7]习近平.论党的思想宣传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22.
基金项目:哈尔滨金融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研究”(E022023011)
作者简介:马骏(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李晓溪(1996-),女,哈尔滨金融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