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慈溪,315332;
摘要:本论文聚焦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工作,深入剖析其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性、基本情况,结合工作经验并首创“2+3+3+2”心理品牌建设机制,详细阐述通过项目驱动、组织建设、品牌活动和宣传推广的具体建设探索路径,并对该机制的后续建设与发展进行全面思考,旨在为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品牌建设提供深度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关键词: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品牌建设;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宋洋,彭建兵,董小倩.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意义及作用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J].山西青年,2022,(19):184-186.
[2]周琼华.高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探索[J].现代交际,2020,(11):25-26.
[3]郭翠梅.医学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2):78-79.
[4]甘泉.传媒类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与发展探究——以浙江传媒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心启航”为例[J].传媒论坛,2019,2(07):21-22.
[5]金玲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创新育人机制构建[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12):87-89.
作者姓名:王羿,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浙江慈溪,出生:1994年1月,学历: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经济学、心理教育、思政教育,邮编:315332,工作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课题名称: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4年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政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GXSZA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