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观念下的乡土课程资源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初探——以安庆市为例
储偲 1 汪彧怡 1 李从虎 1 李伟平 2 程旭 1*
1.安庆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2.安庆市第二中学,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积极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从而使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这要求教师要以生态道德观念为指导,积极将独具特 色的地方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 识,最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安庆市为例,充分挖掘了安庆市的乡土课程资源,并以《其他植物激 素》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将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到生物学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态道德观念;乡土课程资源;高中生物学
参考文献
[1]张晗.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道德建设研究[D].集 美大学,2018.
[2]孙少莉.重视乡土生物,用好本地资源:以泉州和 北师大版生物教材为例[J]高中教学参考,2009(35): 126-127.
[3]邹国玲.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倡导的高中生物学习方 式[J].教育,2016(2):89.
[4]吴建军.如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 育[J].中学生物学,2017,33(09):79-80.
[5]孙迪.江豚种群基因组学及鲸类骨骼微结构适应机 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6]龙槿彦.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2.
[7]陆锦如.乡土历史资源与初中生家国情怀培养[D]. 湖南师范大学,202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23sx059;2023 sdxx049),安庆师范大学校级教研项目(2023aqnujx g03)
作者简介:储偲(1998-),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在 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生物) 通讯作者:程旭(1990-),男,安徽安庆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