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及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问题
  • ISSN:3029-2735(Online)3029-2719(Print)
  • DOI:10.69979/3029-2735.24.9.050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及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问题 

于昕禾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人工智能(AI) 的不断发展给企业,社会和政府均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一些知名 企业的 AI 治理实践,提炼出 AI 治理“1+7“原则。其次,结合分层分析法和 WSR 模型建立 AI 治理的实施架构。 该架构将 AI 治理划分为研发,迭代,运维,问责,训练,共生六大核心活动,技术,泛技术,非技术三大层次, 物理,人理,事理三大维度。这次之上,本文研究了由人类,群体,智能体,智能群组,人机混合体,人机混合 群组构成的新型复杂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特性。最后,针对 AI 治理面临的人文社会科学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 的解决措施,以期为 AI 治理提供些思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治理;原则;架构;人文社会科学 

参考文献 

[1]刘露,杨晓雷,高文.面向技术发展的人工智能弹性 治理框架研究[J].科学与社会,2021,11(2):15-29. 

[2]朝乐门.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及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问题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22,43(5):6-15. 

[3]周江伟,赵瑜.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的实践导向:可靠 性、问责制与社会协同[J].治理研究,2023,39(5):111 -127159,160. 

[4]王阁.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背景及其治理框架[J]. 实事求是,2024(5):92-100 

[5]杨永恒.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变”与“不 变”[J].学术前沿,2024(4):96-105. 

作者简介:于昕禾,2004.11,女,汉族,本科,研究 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