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对比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差异
  • ISSN:3029-2816(Online)3029-2808(Print)
  • DOI:10.69979/3029-2808.25.08.017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对比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差异
王文灏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芜湖,241001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和比较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所带来的临床效果差异。通过这些比较,旨在为放射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如下:选取了在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2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年龄介于40岁至70岁之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130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的是传统的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而实验组的患者则采用了真空垫联合热塑体膜的体位固定技术。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靶区适形度、危及器官(如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观察和记录。随后,我们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X轴、Y轴和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中肺和心脏等危及器官的平均受照剂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的发生率仅为1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综上所述,真空垫联合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相较于常规的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靶区适形度,减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并且能够降低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临床差异;摆位误差

参考文献

[1]王辉.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7):57-58.DOI:10.15912/j.cnki.gocm.2020.07.038.

[2]王留洋,张跃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1):81-83.DOI:10.13517/j.cnki.ccm.2020.01.033.

[3]刘建超,陈杰,闵小川,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比较[J].医学信息,2020,33(0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