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多年来,护理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低,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差,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遇到困难就逃避,过分强调和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等,人文素养不足,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与他人合作困难等[1-3]。
我国新医科建设的任务是医学教育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2]。医学教育以了解生命规律,维护生命健康为主题,时刻以课程教学的育人责任为导向,注重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相结合,注重“术”与“道”相结合,将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确立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3-4]。因此,医学专业课教师应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努力探索以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改革,力图打造一批又一批富有同情心、高度责任感和换位思考能力,强烈家国情怀和优秀人格品质,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的健康服务队伍,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作为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心理技术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觉知病人心理变化,把握病人心理需求,表达对病人的共情,传递对病人的理解和支持[5-6]。本教学研究团队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方法,分析护理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及当前护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动机,结合新时代下社会对优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将护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价值信仰等纳入护理心理学课程范畴,以提升护理人文素养为核心,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项目—任务混合式教学模式,制订了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研究方案,于2021,2022连续2年对我校本科护生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增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动机,提升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心理护理知识和实践技能,增强护理岗位胜任力的高效教学方法。弥补了长期以来,护理学专业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和操作技能训练,忽视了护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这个短板。
关键词:护理心理学;教学模式;护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明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护理心理学》实训课教学体系研究[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2,5(02):116-120.
[2]乔雪,郝玉芳,张淑萍.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07):630-633.
[3]张颖,惠春影,常清华,等.新冠疫情背景下基于提高护生共情能力的情景模拟工作坊教学法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12):110-112.
[4]刘捷.护士心理素质对患者身心护理的影响——基于护理心理学教育视角[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05):113-116.
[5]周曦,张纪梅,吴先良.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课程建设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3):34-36.
[6]袁媛,张蜜.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估与创新探索[J].黑龙江科学,2024,15(17):155-157.
[7]李佳欢.“护理心理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镇江高专学报,2024,37(02):115-118.
[8]李明芳.护理心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5):83-86.
[9]周航,张艺,马芳,等.互动式教学法在专升本护理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2):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