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及治疗策略探索
  • ISSN:3029-2816(Online)3029-2808(Print)
  • DOI:10.69979/3029-2808.24.12.006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及治疗策略探索
张雨虹 王云英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40001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及联合药敏试验,通过改良的肉汤微量稀释法和棋盘法,评估浮游型与生物膜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抗生素使用依据。[方法]分析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以及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使用橡胶片作为细菌生物膜载体,模拟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内形成生物膜的过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56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浮游型与生物膜型的MIC值,肉汤稀释棋盘法测20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型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的MIC值。[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为主;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总体优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型的MIC值要比浮游型高,耐药率与浮游型相比有显著差异;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头孢他啶与阿奇霉素磷霉素、环丙沙星与磷霉素协同作用较好,协同率达到60%。[结论]新的检测方法基本能够准确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型的MIC,对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

关键词: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药物敏感性试验联合用药

参考文献

[1]李莎,杜晶辉,商希鹏,刘旭.抗生物膜治疗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6(05):384-387.

[2]游六勇,罗文英.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干预治疗的研究[J].医学信息,2022,35(06):37-40.

[3]廖一群,刘德东,席徐翔,赵琴飞,钟田雨,江丽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2):3320-3322.

[4]顾悦,薛河东.某地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感染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15):1825-1828.

[5]Michalopoulos AS, Livaditis IG, Gougoutas V. The revival of Fosfomycin[J]. Int J Infect Dis, 2011;15(11):73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