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调查本科实习护生灵性健康、生命意义感与死亡应对能力现状,探讨三者相关性。方法 2024年5月5日—31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开设护理学专业高校本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灵性健康问卷、死亡应对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26份。本科实习护生NSHQ得分为(102.86±14.88)分;C-MLQ得分为(45.26±7.56)分;CDS得分为(135.96±24.73)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本科实习护生的灵性健康、生命意义感与死亡应对能力呈正相关。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灵性健康与生命意义感、死亡应对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加快构建本科实习护生“生”“死”“灵”相关教育课程和培训方案。
关键词:灵性健康;生命意义感;死亡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芳,李静.探究面对患者死亡时实习护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心理月刊,2021,16(05):23-24.
[2]赵西西,孙霞,王会燕,等.护理专业实习生死亡观与临终关怀态度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3):175-179.
[3]杨金容,原露露,高玉琴.护士生命意义感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11):1700-1704.
[4]施敏敏,张伟,潘盈盈.本科护生生命意义感与死亡应对能力的相关性[J].护理与康复,2023,22(6):1-5.
[5]萧宏恩,陈夏莲,蔡国山,等.灵性护理[M].台北:华杏出版社,2009.
[6]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 The ICN code of ethics for nurses.2000.http://www.icn.ch/icncde.pdf
[7]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for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JCAHO).Hospit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Oakbrook,IL:Author,2000.
[8]邹丽燕.护士灵性健康测评工具的研制[D].浙江:杭州师范大学,2016.6.
[9]刘思斯,甘怡群.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78-482.
[10]曾焕棠,林绮云.死亡教育对护理学院毕业学生照护临终病人行为影响之研究[R].台北:中国台湾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调查研究专题中心,2000.
[11]王惠如,丁耀波,陈萍,等.高职护生灵性健康与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相关性[J].循证护理,2024,10(08):1426-1431.
[12]刘薇,吕博雅,王瀞雯,等.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和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21,35(23):4199-4203.
[13]方业香,韩江英,王祚传,等.252名ICU护士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3,30(01):60-63.
[14]张书颖,温丽丽,吕苏梅,等.临床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态度、职业认同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24,38(19):3550-3555.
[15]曾焕棠,林绮云.接受生死学护理毕业生的死亡处理能力与临终照护行为之相关性探讨[J/OL].[2020-01-05].https://srda.sinica.edu.tw/srda_freedownload.php?recid=1389&fileid=8378.
[16]许晓敏,朱冰影,任凯.高职院校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研究[J].循证护理,2021,7(06):783-786.
[17]White D, Meeker MA. Guiding the Process of Dying: The Personal Impact on Nurses. J Hosp Palliat Nurs. 2019 Oct;21(5):390-396.
[18]邹丽燕,曹梅娟.灵性健康及其评估方法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5,30(2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