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59 例儿童艾滋病临床数据解析
  • ISSN:3029-2816(Online)3029-2808(Print)
  • DOI:10.69979/3029-2808.24.7.00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59例儿童艾滋病临床数据解析

张晶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济南市250022

摘要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加强对儿科医生对儿童艾滋病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对儿童艾滋病临床表现的分析、预后情况和有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59例儿童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评选结果:从传播途径上来说,22例患儿是母婴传播,1例是血液传播;从临床表现上看,25 例患儿以呼吸系统疾病、13例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特征,10例以血液系统疾病为主,11例为其他疾病。出院时主要相关病症症状、体征消失的有3人,好转的有8人,未改变或加重的有14人。在随访的59名患儿中,47名电话随访未能成功,其中7名患儿不幸去世,5名患儿仍然存在反复的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整体状况较差。结论:母婴传播是儿童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情况,确诊后也难以实施持续有效的治疗,预后相较于成年人更为不理想。因此,对于儿童艾滋病应该引起儿科医生的注意,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低龄儿童;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

参考文献

[1]Gallo RC, Montagnier L. The discovery of HIV as the cause of AID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3; 349:2283–5.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传染病杂

[3]申昆玲.儿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的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7),541-547

[4]史宪凤,邹典定,桂希恩,赵东赤.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儿童艾滋病效果评价[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8),480-483

[5]俞蕙,王晓红,朱启镕.儿童艾滋病的特点及预后[J].新医学,2006.37(1).17-18

作者简介张晶(1989-),女,汉族,硕士,儿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