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恶性骨肿瘤截肢患者心理健康个案研究
史晓彤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300382;
摘要: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阶段,由于疾病的高死亡率、预后不佳以及截肢手术的巨大心理冲击,患者往往 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研究表明,社会工作服务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能够针对恶性骨肿瘤患者个案进 行有效介入。本研究对认知行为视角下的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个案介入进行研究,通过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 他们正确看待疾病,进而促进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恶性肿瘤截肢患者;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微,刘海博.骨盆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
杂志,2019,17(4):409-411.
[2]杜召云,成义仁,刘继兰,等.护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6:138.
[3]李红杰,王艳红,刘佳佳,等.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对负性心理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8):4035-4039.
[4]赵宝龙,施永斌,王祖承.上海宝山地区癌症俱乐部成员132例心理社会相关
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21):4170-4171.
[5]齐宝珍,穆慧君,殷德涛.综合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甲状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06):143-147.
作者简介:史晓彤(2001-)女,汉,河北唐山,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医务社会工作,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生成式AI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以《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课程为例的示范性探索(项目号YBXM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