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浅析中华文化符号的的美学特征
  • ISSN:3029-2700(Online) 3029-2751(Print)
  • DOI:10.69979/3029-2700.24.9.045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浅析中华文化符号的的美学特征 

何建雄 董馥伊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省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表现形式。中华文化符号是中 华文明的精髓体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本文围绕“中华文化符 号的美学特征”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中华文化符号不仅体现了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还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中华文化符号表现出独特的象征性与寓意性、和谐美、传承与 创新的融合、独特的审美意象以及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等特点,充分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本文旨在通过 具体实例深入分析中华文化符号的美学特征,为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提供新思路,同时增强其在全球化背景下 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华文化;美学特征;文化符号;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朱光潜卷[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泽厚.美的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24.06.

[3]居阅时,瞿明安主编.中国象征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07.

[4]朱光潜著.美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01.

[5]赵毅衡主编.符号与传媒总第23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08.

[6]吴张青编.兰亭序[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02.

[7]宗白华著.美学的散步[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01.

[8]马平,赵伸著.当代艺术设计与美学研究[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3.04.

[9]阮静.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国文化传播[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3(01):82-90+184.DOI:10.19898/j.cnki.42-1704/c.20220607.02.

作者简介:何建雄(1996—),男,汉,新疆伊犁,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