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绿色技术创新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路径研究
  • ISSN:3029-2700(Online) 3029-2751(Print)
  • DOI:10.69979/3029-2700.24.8.015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绿色技术创新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路径研究 

魏星辰 1 成娇 

1 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 贵州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

摘要:绿色技术创新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对中国高质量发展和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战 略意义。本文基于沪深 A 股上市公司 2010-2022 年新质生产力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 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显著促 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了中介作用,此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 

参考文献

[1]韩文龙,张瑞生,赵峰.新质生产力水平测算与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1-22.

[2]周文,李吉良.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J].社会科学辑刊,2024,(02):114-124.

[3]贾若祥,王继源,窦红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J].改革,2024,(03):38-47.

[4]王珏,王荣基.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01):31-47.

[5]朱富显,李瑞雪,徐晓莉,孙家昌.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J].工业技术经济,2024,43(03):44-53.

[6]Droste, N.; Hansjürgens, B. and Kuikman, P. et al.“Steering Innovations Towards a Green Economy: Understandi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 135, pp.426?434.

[7]陶锋,赵锦瑜,周浩.环境规制实现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量提质”吗——来自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1,(02):136-154.

[8]王旭,张晓宁,朱然.企业绿色创新视角下“环保督政”的价值创造效应——基于环保约谈的准实验研究[J].科研管理,2021,42(06):102-111.

[9]于芝麦.环保约谈、政府环保补助与企业绿色创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43(07):22-37.  

[10]王馨,王营.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21,37(06):173-188+11.

[11]肖红军,阳镇,刘美玉.企业数字化的社会责任促进效应:内外双重路径的检验[J].经济管理,2021,43(11):52-69.

[12]钟娟,陈昕,魏彦杰.数字化转型、资金渠道差异与企业减持行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4,44(02):84-98.

[13]付剑茹,王可.企业数字化发展何以促进创新[J].产业经济评论,2022,(05):51-69.

[14]刘慧,白聪.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国企业节能减排了吗?[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2,24(05):19-32.

[15]祁可,田颖.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劳动力结构优化与企业创新效率——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  [J/OL].科学与管理,2024,1-16.

[16]袁礼,欧阳峣.发展中大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J].中国工业经济,2018,(06):43-61.

[17]GRIFFITH R, REDDING S, REENEN J V. Mapping the two faces of R&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 panel of OECD industries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4,86(4): 883-895.

[18]蔡昉.中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7,52(07):4-17.

[19]宋佳,张金昌,潘艺.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24,1-13.

[20]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6,51(04):60-73.

[21]李平,吴新琪,党修宇.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J].国际经贸探索,2024,40(04):69-85.

作者简介:魏星辰(1998.02-),通讯作者,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新质生产力。

成娇(2004.03-),女,汉族,贵州毕节人,本科,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技术创新。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田园南路276号贵州财经大学花溪校区东区。联系电话:17760025214。基金资助:贵州财经大学2024年度校级课题“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24ZXSY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