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视域下零碳校园建设路径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为例
黄海燕 洪琪琪 李逸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65;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绿美广东"背景下零碳校园的构建路径,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为例,运用 STIRPAT 模型对校园碳排放进行预测与模拟,旨在为零碳校园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指导。项目紧密结合国家"双碳" 战略,致力于培育碳中和人才,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两方面同步推进。在理论层面,团队依据 IPCC《2006 年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自下而上方法,以碳核算为核心,系统计算校园碳排放数据。排放源统计严格遵循 WRI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的范围一、二和范围三标准。实践应用方面,团队在校园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领域 取得突破,为零碳校园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团队深入研究零碳校园碳排放核算标准化问题,建立 绿色校园示范点,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绿美广东"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本研究不仅为零碳校园 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更对推动校园乃至更广域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绿美广东;零碳校园;碳排放
参考文献
[1]郑煜缤,谢小利,曾燕,等.“3060双碳”目标下高校校园的碳排放核算研究[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4,52(08):127-132.
[2]曹睿,封莉,张立秋.高校碳排放核算与分析:以北京A高校为例[J].环境科学,2024,45(04):1907-1916.DOI:10.13227/j.hjkx.202305013.
[3]谭洪卫.碳中和目标下高校校园的绿色发展路径新探[J].能源环境保护,2022,36(05):1-12.
[4]Islam M S, Liu G, Xu D, et al. University-campus-based zero-carbon action plans for accelerating the zero-carbon city transition[J]. Sustainability, 2023, 15(18): 13504.
[5]金德禄,朱晓利,徐攀.零碳排放校园建设[J].能源与节能,2022,(04):5-9.DOI:10.16643/j.cnki.14-1360/td.2022.04.021.
[6]郑德高,吴浩,林辰辉,翁婷婷.基于碳核算的城市减碳单元构建与规划技术集成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1(04):43-50.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4CYJ45);
作者简介:黄海燕(1986-),女,重庆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双碳管理、绿色发展、科技创新。
洪琪琪(2004-),女,广东人,本科,研究方向双碳管理、数字经济;李逸淇(2004-),女,广东人,本科,研究方向:绿色金融,双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