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环境法律实践的影响
  • ISSN:3029-2700(Online) 3029-2751(Print)
  • DOI:10.69979/3029-2700.24.5.026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环境法律实践的影响 

王纲绘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301;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环境哲学思想,其对我国环境保护实践提供了必要 的理论指引。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都体现出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影响,这 种影响在环境保护法律领域体现得最为深刻和持久。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环境法律实践的影响进行 中国化的解读基础上,为我国未来的环境法律实践提出三方面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环境保护;法律实践 

参考文献

[1]孙佑海.我国70年环境立法:回顾、反思与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2019,11(06):5-10.

[2]穆艳杰,马德帅.以“两山”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实践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6):17-21.

[3]吕忠梅.中国环境法典的编纂条件及基本定位[J].当代法学,2021,35(06):3-17.

[4]于冰.马克思自然观的三个维度及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3):67-76.

[5]郭武.论环境习惯法的现代价值[D].武汉大学,2012.

[6]郑少华,王慧.环境法的定位及其法典化[J].学术月刊,2020,52(08):129-141.

[7]张文进.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J].文化学刊,2022(07):113-116.

[8][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著,马克思的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贾玉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态语篇之生态话语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21,38(3):128-132.

作者简介:王纲绘(1998.6—),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