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视角下20世纪后的壁画演进与可能的试探讨
赵环
中央美术学院,辽宁省大连市,116000;
摘要:建立在身体的合法性之上,20 世纪起涌起的关于触觉的讨论并非首次,而是将“触”这一感性认识进一 步解放,以身体/皮肤的感性器官对抗眼的理性器官,走出了汉森乔纳森意义上的“原始触感”。始自柏拉图的 “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带来的快感” [1]中经亚里士多德、赫尔德、贝伦森、李格尔等到德勒兹、梅洛庞蒂等及后 来的汉森乔纳森、劳拉马克思等,触觉理论不断调整与扩张自身,几乎实现了与视觉的同等地位。触觉理论绵延 的阶梯式发展成果为今天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批评工具,且由于触觉不同于视觉,其地位在近代经历过一次明 显的与身体理论交织的升格并迅速扩展,这其中似乎蕴含某种与“现代性”的互相映照。以 20 世纪壁画的演进 与发展可能来回应触觉理论是站在壁画的角度对这种“现代性”的期待与展望。
关键词:触觉,触感美学,身体,壁画,媒介
参考文献
[1]朱宝洁.视觉审美、听觉审美与触觉审美——论后 现代审美重构的三重表征[J].浙江学刊,2022(02):22 7.
[2]高砚平.赫尔德论触觉:幽暗的美学[J].学术月刊, 2018(50):135
[3][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65.
[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4.
[5]姜宇辉.不可触摸的伤痛——“触感电影”作为后 人类时代的“断裂主题”.电影理论研究.2020.1
[6]潘公凯.现代转型与艺术家的视角[M].北京:人民 出版社,:86
[7]《试论中国现代壁画艺术的源流与发展》,袁运甫, 选自《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辽宁美术出版社 1 997.6
[8]《试论中国现代壁画艺术的源流与发展》,袁运甫, 选自《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辽宁美术出版社 1 997.6
[9]张敏杰.别样的路径——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壁 画展览综述[N].美术报,2015,(02).
[10]尼古拉斯.布里奥《身体、记忆与城市》
[11][法]亨利.柏格森.物质与记忆[M].姚晶晶译.合 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4.
[12]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