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摘要:全面抗战中后期,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茶叶生产困顿、外销停滞,浙江茶业遭遇重创,战时茶业统制陷入困境。面对茶价暴跌、米价飞涨且国统区内的救济措施收效甚微的局面,茶农纷纷砍伐茶树改种粮食。由此,国民政府发起茶树更新运动,预备为战后茶业复兴创造基础。然而,由于经费短缺、办公效率低下以及茶农配合度不高等多方原因,浙江国统区内的茶树更新运动效果有限。此外,外销中断、存茶过多等因素加剧了中国茶叶公司的经营困境,其主营业务被迫从外销转为内销。但由于此时国民政府已经为开拓国内市场而放弃了对内销茶叶的统制,中国茶叶公司最终在无力面对市场竞争的状况下,因财务困顿被不断缩减规模,乃至被裁撤归并。
关键词:全面抗战时期;茶业统制;浙江国统区
参考文献
[1]吴觉农:《抗战与茶业改造》,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1945年版,第109页。
[2]周英:《平水区的茶农生活与农贷》,《中国农村》第8卷第7期,1942年10月,第16页。
[3]《平水婺源二茶区茶价米价统计》,叶知水:《近十年来中国之茶业》,《中农月刊》第5卷第5、6期合刊,1944年6月,第123页。
[4]屠绍桢、厉菊仪:《浙江省茶业合作事业概况》,《浙江经济月刊》第4卷第6期,1948年6月,第6页。
[5]《救济浙平水茶农,中行贷款百万元》,《大公报(桂林)》1941年8月9日,第4版。
[6]周英:《平水区的茶农生活与农贷》,《中国农村》第8卷第7期,1942年10月,第16页。
[7]叶知水:《近十年来中国之茶业》,《中农月刊》第5卷第5、6期合刊,1944年6月,第130页。
[8]徐受谦:《全国茶区应利用茶叶滞销时期复兴茶园之刍议》,《修农》第30-31期,1942年1月,第24页。
[9]周英:《平水区的茶农生活与农贷》,《中国农村》第8卷第7期,1942年10月,第16页。
[10]《中茶公司推动茶树更新运动》,《贸易月刊》第3卷第11期,1942年6月,第80页。
[11]《浙江省农业改进所八年来工作报告》,《浙江农业》第59、60期合刊,1946年2月,第17页。
[12]刘楠楠选辑:《财政部贸易委员会1942年工作报告(下)》,《民国档案》2017年第4期。
[13]吴觉农:《三年来茶树更新工作之检讨》,《茶叶研究》第3卷第4、5、6期合刊,1945年,第1页。
[14]《三十一年度各省茶树更新经费分配表》,刘楠楠选辑:《财政部贸易委员会1942年工作报告(下)》,《民国档案》2017年第4期。
[15]《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代电》(1944年4月11日),浙江省档案馆藏,L067-004-1362。
[16]《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代电》(1944年4月11日),浙江省档案馆藏,L067-004-1362。
[17]方云选辑:《1943年中茶公司第三届历次董监会议记录节选》,《民国档案》2018年第1期。
[18]刘楠楠选辑:《财政部贸易委员会1942年工作报告(上)》,《民国档案》2017年第3期。
[19]方云选辑:《1943年中茶公司第三届历次董监会议记录节选》,《民国档案》2018年第1期。
[20]刘楠楠选辑:《财政部贸易委员会1942年工作报告(上)》,《民国档案》2017年第3期。
[21]《浙地行急电》(1945年4月11日),浙江省档案馆藏,L068-006-0315。
[22]《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函》(1945年5月9日),浙江省档案馆藏,L068-006-0335。
[23]《嵊县政府代电(建字第385号)》(1945年10月24日),浙江省档案馆藏,L029-005-0434。
[24]李立民:《浙江省三十年秘书处报告》,浙江省政府秘书处,1941年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