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人脸识别信息隐私侵犯与刑法保护
  • ISSN:3029-2700(Online) 3029-2751(Print)
  • DOI:10.69979/3029-2700.25.05.06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人脸识别信息隐私侵犯与刑法保护
冯敏

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衍生出大量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其中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应用价值最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人脸识别技术自开发应用以来,便以极快的速度渗入社会公众日常生活,给公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技术的不规范使用也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挑战,侵犯人脸识别信息的违法犯罪案件也在逐年递增。本文聚焦于人脸识别信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所面临的隐私侵犯问题及其刑法保护机制。首先阐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隐私风险,分析了隐私侵犯的多种表现形式。接着探讨了现行刑法在保护人脸识别信息方面的相关规定及适用困境。最后提出了完善刑法保护的路径,包括明确法律概念、细化入罪标准、加强行刑衔接以及提升公众意识等,旨在构建更为有效的刑法保护体系,以应对人脸识别信息隐私面临的严峻挑战,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与社会的信息安全秩序。

关键词:人脸识别信息;隐私侵犯;刑法保护

参考文献

[1]马梦萍.人脸识别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扬州大学,2009.

[2]张展悦.侵害人脸识别信息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0.

[3]徐韩榆.大数据时代加强人脸识别信息刑法保护的困境与完善建议[J].市场周刊,2024(13):158-161.

[4]杨成,梁祝花.非法使用人脸识别信息的刑法应对[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3(04):59-66.

[5]李娜.人脸识别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

[6]巩欣.人脸识别信息的刑法保护[D].西北政法大,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