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水平评估体系构建与典型案例分析
余飞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市,100038;
摘要: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是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方向,同城化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都市圈协 同水平。但目前同城化发展中还面临合作不畅等诸多问题,而由于缺乏量化指标,难以对都市圈同城化相关政策 制定形成有力支撑。通过厘清都市圈同城化的内涵定义,构建了以都市圈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为对象的同城化评 估体系,在对我国典型都市圈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 作用、推进重点领域深度协同以及以制度化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都市圈;同城化;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高汝熹、杨勇.都市圈形成要素分析[J].当代经济 管理.2006
[2]邢铭.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 划.2007(10)
[3]王德、宋煜、沈迟、朱查松.同城化发展战略的实 施进展回顾[J].城市规划学刊.2009(4)
[4]段德罡、刘亮.同城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 师.2012(5)
[5]高汝熹、杨勇、罗守贵、吴晓隽.基于 AHP 法的都 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模[J].中国地理学会年学术年 会.2006
[6]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中国都市圈发 展报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7]戴德梁行.《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 2019》[R].2020 [8]云和都市研究院《中国中心城市&都市圈发展指数》 [R].2019
[9]21 世纪经济研究院、华夏幸福研究院《2020 年中 国都市圈扩张潜力报告》[R].2020
[10]陆军.《中国都市圈协同发展水平测度》[M].北京 大学出版社.2021
[11]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和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中国 都市圈发展力白皮书》2023
[12]王政,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 响[J].科学发展,2010
[15]黄晓军、黄馨.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的同城化合作 机制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6
[16]聂晶鑫、黄亚平、单卓然.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特 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城市网络的视角[J]. 现 代城市研究.2018
[17]焦张义、孙久文.我国城市同城化发展的模式研究 与制度设计[J].现代城市研究,2011
[18]秦奇.基于同城化背景下的金义都市区新城建设 模式与空间扩展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22
[19]张懿玮.同城化的中国实践、概念阐释和政策思路 [J].北京社会科学.2023
余飞,出生:198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成都,学 位:本科,职称:规划师,研究方向,区域规划,单位: 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