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双碳”背景下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完善
  • ISSN:3029-2700(Online) 3029-2751(Print)
  • DOI:10.69979/3029-2700.25.03.093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双碳”背景下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完善 

刘亚文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山东省青岛市,266100; 

摘要: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完善 气候变化立法是履行国际公约、促进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研究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现状,发现我国应对气候变 化的立法存在着立法笼统缺乏可适应性、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责任设置不科学的缺点。 因此,应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责任设置的科学性、将“双碳”目标纳入立法、通过立法确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 的基本原则以及促进《气候变化法》与相关法的衔接,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 ;“双碳”;气候变化;碳排放;立法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志仁.论“双碳”背景下中国碳排放管理的法治 化路径[J/OL].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0 3). 

[2]张荣静.“双碳”背景下碳税制度设计的国际经验 借鉴[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2(03). 

[3]张琪静.后巴黎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 [J].环境与发展,2017,29(10). 

[4]林灿铃.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基本原则[J]. 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05) 

[5]朱炳成.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法制应对 [J].中州学刊,2020(04):56-62. 

[6]马午萱.论气候变化中国的立法应对[J].世界环境, 2020(01). 

[7]田丹宇,郑文茹.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进展与 启示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20, 16 (4): 526 -534 

[8]王斐,刘卫先.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环境法制保 障[J].环境保护,2021,49(16). 

[9]刘卫先.环境法学研究的整体主义立场[J].郑州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04). 

[10]谭柏平,邢铈健.碳市场建设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 规制[J].广西社会科学,2021(09):124-133. 

[11]唐克.目的主义对文本主义的优位性:中国前气候 变化立法时代的法律解释路径[J].世界环境,2020(0 1):87. 

[12]田丹宇.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J].世界环境,20 18(03):59-62. 

[13]毛涛.《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背景下中国碳税立法 构思[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03). 

[14]来昌荣. 立法保护天然林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N]. 各界导报,2021-09-02(002). 

[15]张波. 碳中和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 022. 

[16]韩立新,逯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多维法治研究 [J].广西社会科学,2021(09):1-12. 

[17]冯莉婷.浅谈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碳排放权的法 律性质[J].世界环境.2021(03). 

[18]陈健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中央民 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