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海上雇佣救助合同的识别研究
  • ISSN:3029-2700(Online) 3029-2751(Print)
  • DOI:10.69979/3029-2700.25.04.069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海上雇佣救助合同的识别研究
穆岷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6;

摘要:海上雇佣救助合同是指救助方依据被救助方的请求实施救助,不论救助成功与否,被救助方都按照约定支付费用的协议,是完全不同与海难救助的合同种类。二者之间核心差别在于救助方获得报酬的条件。但由于“特别补偿条款”对该核心原则的突破,使二者容易产生混淆,在实践中更是会引起较大争议。通过分析两种合同的区别,提出控制权原则,即通过明确当事人的主导地位进行区分。

关键词:雇佣救助;海难救助;“无效果,无报酬”;控制权原则

参考文献

[1]杜彬彬,张永坚.雇佣救助的法律地位探析[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7,283):105-112.

[2]王彦君,张永坚.雇佣救助合同的属性认定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九章的理解[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6,27(3):17-23.

[3]司玉琢,吴煦.雇佣救助的法律属性及法律适用[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6,27(3):3-11.

[4]吴煦.论雇佣救助在中国法下的适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4):46-50.

[5]傅廷中.雇佣救助合同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6,27(3):12-16.

[6]司玉琢.海商法[M].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