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8;
摘要:“种草”本质上是消费者真实的体验分享,而不是刻意的营销话语。资本的逐利性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种草”的信任基石,社交网络平台“种草”信息的接收者被异化为消费劳工。在消费者与营销者的权力博弈之下,“种草”的逻辑被反向书写,大量的反向种草案例崛起,昭示着在“流量+”时代的内容营销重心,即真实与情感。
关键词:反向种草;消费劳工;受众商品论;消费者信任
参考文献
[1]种草内容平台营销价值白皮书[C]//.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21年第11期).,2021:418-462.
[2]社区营销研究院. 新消费新策略《2022年中国新消费品牌发展趋势报告》一览![EB/OL].https://mp.weixin.qq.com/s/z3MizocSIHCZe-vmIz5XYQ.
[3]翟学伟,薛天山.社会信任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02-206.
[4]岁正阳,鲁哲.当“种草笔记”变成“割草利器”——防范虚假“种草”风险预警[J].中国信用,2022(03):93-99.
[5]胡翼青.透视“种草带货”: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05):29-36.
[6]Michael Clark, Fredric Jameson,Michel Foucault, et al.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Other Writings 1972-1977[J]. Poetics Today,1982,3(1):159.
[7]韩璐,小庞.小红书“种草秘笈”[J].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5(08):80-81.
[8]艾媒咨询. 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EB/OL].https://mp.weixin.qq.com/s/XvikQt1EgKVJJj1lRKgy1A.
作者简介:张书敏(2000年1月31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甘肃省礼县人,学历:研究生,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口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