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农业合作金融机构以支持农业、农村及农民(简称“三农”)为其核心宗旨,并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1993年起,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此类机构启动了深刻的体制改革,旨在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一过程中,多数信用合作社逐步转向商业化运作模式,转型为现代化的农业商业银行。尽管如此,这些机构依旧致力于履行其对农业的支持职能,但在追求财务稳健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使命焦点转移的问题。本文旨在全面解析农业信用社的基本定义,通过回顾其演变历程来审视其使命实质,并深入探讨导致使命转变的因素以及相关学术观点。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使命偏移
参考文献
[1]马九杰,亓浩,吴本健.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对金融支农的影响:抑制还是促进?——来自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0(11):79-96.
[2]王硕平.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之探讨:以广东为视角[J].南方金融,2012(04):58-60.
[3]吴立雪.省联社体制有助于“三农”金融服务吗?[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01):25-31.
[4]李晓峰,陈敬和.立足“三农”求发展[J].中国金融,2002(11):61.
[5]王亚男.十八般武艺助“三农”——漫谈农信社的立足之本[J].时代金融,2020(27):34-35.
[6]周艳明,高悦.微型金融机构“使命漂移”研究综述[J].内蒙古统计,2021(01):16-18.
[7]Mosley P,Hulme D.Microenterprise Finance:Is there A Conflict between Growth and Poverty Alleviation?[J].World Development,1998,26(5).
[8]唐柳洁.微型金融机构使命偏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06):79-82.
[9]文春晖,郭骞谦.股权结构与农村商业银行的使命偏移行为——基于我国上市农村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21(22):29-36.
[10]谭燕芝,李涛.中国NGO小额贷款机构的使命偏移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8(03):74-83.
[11]Robert C,Asli D,Jonathan M.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Outreach: A Global Analysis of Leading Microbanks[J].The Economic Journal,2007,117(517).
[12]孙良顺,周孟亮.小额贷款公司的使命偏移及其有效治理——基于江浙两省相关统计数据[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03):25-31.
[13]徐淑芳,彭馨漫.微型金融机构使命偏移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2013(05):86-94.
[14]王铸乐.农信社改革发展问题探究[J].山西农经,2021(22):187-189.
[15]John J K.Finance and Rural Governance: Centralization and Local Challenges[J].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013,40(6).
作者简介:戴晨晨(2000—),女,汉族,浙江温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硕士,310018,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