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对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影响的研究
周夕
通用技术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100073;
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信用风险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金融机构的稳定运 营。金融资产风险分类作为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点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严谨且科学的分 类流程,依据各类资产所呈现出的不同风险特征,精准划分金融资产类别,这一分类结果直接关联着减值准备的 计提策略,使得原本不可量化的信用风险损失,得以转化为明面上可精确计量的财务成本。当信用风险损失能够 被量化,财务公司便如同掌握了精准的 “风险仪表盘”,可以依据数据对信用风险成本实施采取有效的管控措 施。一方面,能够提前预判潜在风险爆发可能带来的资金冲击,提升资源配置的能力,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另一 方面,从内部管理效能提升角度,促使风险管理流程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全面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与风险 防范能力。 2017 年,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提出将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敞口 分为三个阶段,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工具计提减值准备。2023 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 发布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构建了全新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体系。本文 重点研究《办法》的主要变化和规则创新,分析其对财务公司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 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产;信用风险;风险分类;减值准备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2023 年 2 月 11 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令 2023 年第 1 号公布).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 计量,2017 年 3 月.
[3]王滨,《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标准研究,现 代营销(上旬刊)》,2022 年第 11 期,37-39.
[4]黄志凌,《系统认识金融资产风险分类,中国金融》, 2023 年第 6 期,54-56.
作者简介:周夕,1990 年 4 月,女,湖北武汉,本科, 中级会计师,任职于北京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主要 研究金融领域财务管理、内控及风险管理方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