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互联网背景下拐卖儿童行为分析与思考
  • ISSN:3029-2700(Online) 3029-2751(Print)
  • DOI:10.69979/3029-2700.24.11.024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互联网背景下拐卖儿童行为分析与思考 

刘俊兰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5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很多犯罪分子开始利用网络来进行买 卖儿童的交易,这对于公安机关侦破拐卖儿童犯罪案件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互联网中存在 或可能存在的拐卖儿童犯罪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逐一进行了分析;后对于在互联网领域中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具 体实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新环境下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提供助力。 

关键词:拐卖儿童;网络平台;打击拐卖儿童犯罪 

参考文献

[1]王良顺.关于出卖亲生子女的行为性质的理性思考 [J].政法论丛,2014,(04):113-120. 

[2]邢红枚.出卖亲生子女犯罪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4):17-24.

[3]王锡章.拐卖儿童犯罪的现状与遏制对策——以 F 省为例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5,31(05):21-31. 

[4]李钢,于悦,周俊俊,金安楠.中国拐卖人口犯罪地 理研究:进展评述与治理启示[J].热带地理,2022,42 (09):1403-1418. 

[5]黄晓亮.拐买儿童犯罪的法益追问与规范再造[J]. 法学杂志,2020,41(07):105-113. 

[6]董文辉.拐卖妇女、儿童共同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 题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1):51-58. 

[7]王静,李正,王涛,师岱,余丽娇.中国拐卖儿童犯罪 活动网络时空演变及形成机制——基于寻亲成功案例 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4,51(01):64- 75+89. 

作者简介:刘俊兰(1996.1.-),女,汉族,四川成 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研究 方向:民商法。西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