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克莱夫·贝尔:文明观的分野与交融
程圣露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克莱夫·贝尔所代表的 20 世纪资产阶级精英文明观之间的异同, 并剖析这些差异所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理论背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种文明观的核 心观点、价值取向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阐释。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着重强调文明的实践性、社会性、历史 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实践的紧密关联,而贝尔的文明观则更多地聚焦于精神层面的文明特质,尤其是对文化艺术审 美独立性与精神追求的崇尚。这两种文明观的差异不仅体现了对文明本质的不同理解,还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 会内部的文化矛盾与张力的结论。此外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差异对当代文明观构建的启示,强调在全球化背景 下,构建具有中国特点的多元、包容、和谐的文明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克莱夫·贝尔;社会主义文明观;资产阶级文明观;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09 年,188—223 页。
[2][英]克莱夫·贝尔著,张静清、姚晓玲译:《文明》,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20-79 页。
[3][英]克莱夫·贝尔编著,周金环、马钟元译:《艺 术》,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4 年版,3 页。
[4]《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 2 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22 年,287 页。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4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 022 年,第 142 页。
[6]冯游游,黄旭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 下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J].齐鲁学刊,2024,(0 5):63-71.
[7]和音:《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 求》,《人民日报》2024 年 6 月 10 日,第 3 版。
[8]黄威.习近平文化思想文明观的逻辑构成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24,(09):34-40.
[9]李龙强.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世界语境与创新发 展[J].河南大学学报,2024,64(05):1-7+152.DOI:10. 15991/j.cnki.411028.2024.05.002.
程圣露(1999 年 7 月),女,汉,河南省许昌市,河 北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化与艺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