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人工智能视域下科技伦理
  • ISSN:3041-0673(Online)3041-0681(Print)
  • DOI:10.69979/3041-0673.25.05.00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人工智能视域下科技伦理
于奉鑫

华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昌平,102206

摘要: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引发了深刻的伦理思考。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快速突破的今天,科技伦理不仅关乎技术发展的方向把控,更是维系社会信任、保障人类福祉的关键支撑。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已从学术讨论层面上升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成为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规范性力量,成为引导科技向善发展的关键因素。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关乎个体权益的保护,更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沿着伦理轨道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现实需求,通过系统探讨人工智能伦理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伦理审查的道德正当性与政策规范的必要性,旨在构建人工智能伦理审查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科技伦理;人工智能;科技向善;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李克强主持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J].时事报告,2019,(02):9-11.

[2]《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出台[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2,(02):1.

[3]张平.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J].科技与法律(中英文),2024,(05):1-12.DOI:10.19685/j.cnki.cn11-2922/n.2024.05.001.

[4]于雪,凌昀,李伦.新兴科技伦理治理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学与社会,2021,11(04):51-65.DOI:10.19524/j.cnki.10-1009/g3.2021.04.051.

[5]沈林兴,刘英.数字科普是数字化时代科普的主流[J].科普研究,2011,6(S1):66-70.DOI:10.19293/j.cnki.1673-8357.2011.s1.017.

[6]江小涓.“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治理重点[J].上海企业,2020,(11):56-57.

[7]王硕,李秋甫.数字伦理:数字化转型中科学普及的新使命与新规范[J].科普研究,2023,18(03):57-64+72+113.DOI:10.19293/j.cnki.1673-8357.2023.03.007.

[8]陈勇川.回顾与展望:我国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的发展趋势[J].医学与哲学,2020,41(15):1-7.

[9]孟令宇,王迎春.探索人工智能伦理审查新范式[J].科学与社会,2023,13(04):97-113+165.DOI:10.19524/j.cnki.10-1009/g3.2023.04.097.

[10]李建军,唐冠男.阿希洛马会议:以预警性思考应对重组DNA技术潜在风险[J].科学,2013,3(02):98-109.DOI:10.19524/j.cnki.10-1009/g3.2013.02.009.

[11]王学川.科技伦理价值冲突及其化解[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12.285.

[12]杜严勇.人工智能伦理审查:现状、挑战与出路[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02):32-39.DOI:10.19883/j.1009-9034.2024.0124.

[13]吴兴华.从“回应式”治理到“前瞻式”治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模式的变革[J].理论导刊,2024,(02):62-68.

[14]张永忠.论人工智能透明度原则的法治化实现[J].政法论丛,2024,(02):12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