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2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青少年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必然要求。铸牢青少年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立足“家校社”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三者的独特优势,强化各自的突出职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工作贯穿于青少年的成长全过程、认知全阶段、生活全领域。使青少年能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于“知情意行”的全环节,从而达到使青年与时代同生共长、与国家和民族同向同行的目的。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校社;青少年
参考文献
[1]刘宏宇,彭博.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家庭教育主阵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3(10).
[2]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柳礼泉,刘江.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论述的内涵要义与价值意蕴[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02)
[5]习近平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N].人民日报,2019-5-15(01).
[6]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02).
[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0]邓验,刘显.“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心”路径[J].北京教育(德育),2023,(Z1).
[11]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1).
[12]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全文)[EB/OL].2014-12-20[2024-04-10].https://www.gov.cn/xinwen/2014-12/20/content_2794531.htm.
[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4]习近平向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8-5-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