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本文利用四川省2000、2010、2020年三期人口普查分县民族数据,基于人口转变理论和人口迁移理论,运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香农-威纳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比重和密度在2000-2020年期间都是逐步上升的,且省内东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西多东少”的格局依然显著。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空间上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其相关变化与各地少数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密切相关,成都市及其周围区县已经成为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重要聚集地。四川省及其各市州的少数民族多样性指数大多呈上升趋势,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构成的多样化程度远大于东部,但在七普中首次下降,而东部地区的多样性指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重心主要向东迁移,扩散方向与其人口传统分布地区密切相关。从影响因素上看,历史因素对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四川省;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01):7-12.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6.01.002.
[2]高向东,王新贤.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与变动研究——基于1953—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民族研究,2018,(01):58-69+125.
[3]肖锐.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境况及变化趋势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02):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