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十一面观音的艺术形象流变及其跨文化传播
  • ISSN:3041-0673(Online)3041-0681(Print)
  • DOI:10.69979/3041-0673.25.03.07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十一面观音的艺术形象流变及其跨文化传播
邢姗

北京但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10;

摘要:本文以十一面观音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信仰体系在印度佛教中的起源、艺术形象的多元构建及其经由丝绸之路向东亚的辐射影响。结合文献考据、图像学分析与地域文化比较,揭示文化象征符号在信仰传播中的动态适应性探讨丝绸之路宗教艺术跨文化研究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十一面观音;造像;丝绸之路;文化交融

参考文献

[1]释律玄.六至十世纪敦煌地区十一面观音法门之研究[D].台湾:圆光佛学研究所,2005.

[2]李利安.十一面观音信仰考[J].五台山研究,2018(09):31-35.

[3]李翎.内学与外道:雪域保护神十一面观音来源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01):109-115.

[4]陈金华.法藏与十一面观音信仰初探[J].普陀学刊,2022(11):141-154+303.

[5]白文.唐代长安七宝台石刻的十一面观音图像与观念[J].文物世界,2017(03):15-19.

[6]郭子睿,沙武田.为家国而作----莫高窟321窟十一面观音像的图像特征及主题[J].美术大观,2024(08):46-53.

[7]王静芬.武后朝与圣武天皇、光明皇后朝的华严佛教艺术比较[J].敦煌学辑刊,2022(03):73-90.

[8]宋艳玉.十一面观音经变的传入对观音经变的影响----以敦煌石窟为中心[J].大众文艺,2019(07):262-263.

[9]洪莫愁.波罗王朝东印度的密教观音造像研究[J].世界宗教学刊,2010(12):1-40.

[10]丁文超.藏传佛教十一面观音图像系统研究[J].戏剧之家,2019(11):118,120.

[11]卢素文.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J].西藏研究,2017(06):102-110.

[12]岳键,陈瑾.揭开敦煌莫高窟465窟神秘的面纱----直观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发展[J].民族艺林,2020(0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