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消费主义下广告女性形象符号演变与文化意涵
  • ISSN:3041-0673(Online)3041-0681(Print)
  • DOI:10.69979/3041-0673.25.03.03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消费主义下广告女性形象符号演变与文化意涵
石羽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通过符号化手段不断塑造女性形象,并反映社会文化与性别观念的变迁。本研究以消费主义为背景,结合符号互动理论与女性主义叙事,系统分析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意义。研究发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从“贤妻良母”到“独立女性”的符号化转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性别平等观念的传播,但同时通过“伪赋权叙事”加剧了女性的外貌焦虑与角色冲突。本研究揭示了广告在赋权与刻板印象延续中的矛盾作用,提出减少理想化女性形象的依赖、强化女性形象多样化表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消费主义;广告符号;女性形象;性别刻板印象伪赋权

参考文献

[1]吴莉君,叶荣国.文化消费主义视域下青年精神生活的异化及其消弭路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3(05):28-34.DOI:10.15986/j.1008-7192.2024.05.005.

[2]张雄,邝卫国,许砚梅.浅谈广告设计与消费[J].美术大观,2006,(03):60.

[3]Lazar M M. “Discover the power of femininity!” Analyzing global “power femininity” in local advertising[J]. Feminist Media Studies, 2006, 6(4): 505-517.

[4]周雨. 广告中的两性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6.

[5]王晶.后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赋权广告”及其跨文化赋权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01):143-150.DOI:10.14182/j.cnki.j.anu.2022.01.015.

[6]吴晨静,金燕.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影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分析[J].传媒论坛,2024,7(04):15-17.

[7]闫烁,裴华秀,卢佳华.近十年中国大陆广告中的性别形象变迁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9,(05):71-75.

[8]王爱红,李委委.天物之忧:基于消费主义的设计批判[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4):90-92+182.

[9]吴小英.市场化背景下性别话语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9,(02):163-176+207-208.

[10]2022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NR] (2023-12-31)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12/t20231229_194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