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校园欺凌防治策略研究:构建零欺未来的校园环境
  • ISSN:3041-0673(Online)3041-0681(Print)
  • DOI:10.69979/3041-0673.25.03.020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校园欺凌防治策略研究:构建零欺未来的校园环境
叶子钰 巫佳灵 邓冰凌 陈鹏辉 袁程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98;

摘要:本文以构建零欺凌的校园环境为目标,深入探讨了校园欺凌的现状、成因及防治策略。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详细说明了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及其对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危害。重点分析了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并提出了构建零欺凌校园环境的综合防治策略。研究表明,通过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师生意识、构建协同防治系统以及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校园欺凌;防治策略;零欺凌;校园环境;心理健康;协同防治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n.d.). 校园暴力与欺凌 - 全球现状报告 .

[2]4·17北京市第105中学打人事件新京报讯 4月17日上午,网上流出一女生遭多名学生掌掴的视频。视频中,一女生边动手边叫嚣谩骂,该视频引发热议。

[3]教育部, 中央综治办, 最高人民法院, 等.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EB/OL. (2017-12-22)2023-10-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712/t20171226_322701.html.

[4]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3.

[5]张文娟, 李董平. 校园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8): 1450-1457. DOI:10.3724/SP.J.1042.2015.01450.

[6]张文新. 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类型与特点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8(4): 1-9.

[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报告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8]UNESCO. Behind the numbers: Ending 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R.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2019.

[9]SMITH P K. Cyberbully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llying Prevention, 2019, 1(1): 1-4. DOI:10.1007/s42380-018-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