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反悔权研究
  • ISSN:3041-0673(Online)3041-0681(Print)
  • DOI:10.69979/3041-0673.25.02.053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反悔权研究
马懿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依据修正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已被正式整合进我国的刑事审判流程中,这不仅推动了我国刑事诉讼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被告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权行使反悔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一种协商制度,通过以被告人认罪认罚,自愿放弃自己的无罪辩护权利为基础,以此得到充分审判的程序方面的权利,从而实现对被告人的从宽量刑对于被告人来说,认罪认罚反悔权构成了最有效的救济手段,以确保他们的诉讼权益得到维护。在刑事审判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观点,即“如果没有反悔权,那么真正的认罪认罚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如果被告人被赋予了认罪认罚的权利,但没有被赋予对之前所作的认罪认罚进行反悔的权利,那么这种认罪认罚就不能被视为真正的认罪认处罚。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赋予被告人反悔和接受处罚的权利至关重要,这对确保被告人的辩护权至关重要。

关键词:认罪认罚;反悔权;被告人

参考文献

[1]吴林昊.重思消费者反悔权:权利基础与保护架构[J].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2,(01):141-156.

[2]马明亮.协商性司法是一种新的程序主义[J].法制资讯,2009,(04):9.

[3]汪海燕.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撤回[J].法学研究,2020,42(05):175-193.

[4]郭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罪答辩撤回:从法理到实证的考察[J].政法论坛,2020,38(01):106-119.

[5]马明亮,张宏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4):93-101.

[6]秦宗文.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反悔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40(03):125-131.DOI:10.14137

[7]顾永忠.刑事辩护的现代法治涵义解读——兼谈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2009,(06):98-109.DOI:10.14111.

[8]李奋飞.论认罪认罚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决的良性互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12):50-63.

[9]杨宇冠,王洋.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问题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06):77-88.DOI:10.14134

[10]董林涛.论认罪认罚程序中的被追诉人同意[J].法学杂志,2020,41(09):111-119.DOI:10.16092/j.cnki.1001-618x.2020.09.011.

[11]孙海燕.认罪认罚被告人反悔权的研究——以一审宣判后反悔权的正当性和运行机制为分析视角[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04-112

[12]何静.认罪认罚案件中被追诉人的反悔权及其限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01-108

[13]霍磊.认罪认罚视阈下被追诉人反悔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23.03

[14]张晓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追诉人反悔权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05

[15]肖沛权.论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反悔权[J].法商研究,2021,(04):17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