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省义乌市,322000;
摘要: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陈望道作为早期海外留学的学生之一,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并身体力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本文通过“认识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路来探究陈望道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理路。展示其“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求新开放”的翻译精神;为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历史遵循;其“家国情怀从来都是中国青年的文化基因”的价值。
关键词:陈望道;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
参考文献
[1]邓明以.陈望道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东风,李宁.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J].中国翻译,2012(3).
[3]陈望道.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N].联合时报,2016-07-01(6).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1).
[5]陆珠希,王长金.陈望道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观察与思考,2015(5).
[6]陈振新,周晔.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首译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6(2).
[7]王东风,李宁.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J].中国翻译,2012(3).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5-47.
[9]周维强.太白之风一陈望道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0]王令今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1]许黎英,朱顺佐.简论陈望道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建党活动[J].载《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12]王东风,李宁.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J].载《中国翻译》,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