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乃东区乃东路消防救援站,西藏自治区山南市,856100;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火灾事故频发,对消防救援工作提出全新挑战。本文基于2024年最新火灾案例数据,系统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特性,揭示传统灭火技术在阻断链式反应、防止复燃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提出包含战术优化、装备升级、协同处置的立体化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建立分级响应机制、研发相变冷却灭火剂、构建全流程安全监测体系,可有效降低灭火作业风险,提升救援效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火灾;灭火救援;热失控;消防救援队伍;动力电池
参考文献
[1]欧阳明高,卢兰光.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23,14(2):123135.
[2]DEKRA. Lithiumion Battery Fire Suppression Test Report[R]. Stuttgart: DEKRA Automobil GmbH, 2024.
[3]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白皮书[Z].宁德:CATL技术研究院,2023.
[4]国家消防救援局. 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统计与分析(20212024)[R]. 北京: 应急管理出版社, 2024.
[5]Tesla Inc.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Z]. Palo Alto: Tesla Engineering Department, 2023.
[6]NFPA 69. Standard on Explosion Prevention Systems[S]. Quincy: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2021.
[7]张建军,李华.全氟己酮灭火剂在锂电池火灾中的应用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4,43(3):4552.
[8]王涛,陈敏.新能源汽车高压电系统安全防护技术专利[P].中国专利: CN202410123456.7,20240520.
[9]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 新能源汽车火灾处置典型案例汇编[G].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
[10]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8121202X新能源汽车火灾应急救援规程(报批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4.
作者简介:刁月国,出生年月:1993.01,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安徽舒城,学历:全日制本科,职称(现职称):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灭火救援。